据春节还有6天,也许这些关键词会让你的新年,更有味儿。
吉
翻看日历,发现一年到头,各种节日也过了不少。但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,农历新年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。
近几年,国人虽一边喊着年味愈发变淡,大多数人却还是早早地赶在春运前买好了回家的票。因为无论如何,过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一家团聚的日子;是真正意义上可以老中青三代一起欢庆的日子。
辞旧迎新,过年留下了哪些习俗?又新添了什么元素?一起从下面关键词中来找寻年味,让2019中国年重新定义。
抢票

过年假的心往往从抢票就悄然萌生。一边盘算着几号放假,一边划拉着抢票软件,为回家开始做充足准备。一个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新年就此开始。
年夜饭

小时候,过年除了期待的新衣服,就是妈妈准备的一大桌年夜饭了。腊八一过,就开始跟在爸妈屁股后头,置办各种年货。爸爸杀鱼宰鸡,妈妈在厨房炸制各种麻花、丸子;我还会偷偷在旁边站着,时不时捏着吃一个,心里偷着乐开了花。长大后,离家在外,假期变短,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短;几乎再没参与过爸妈置办年货的场景。但没变的还是妈妈做菜的味道,一家人围在一起,怎么都是幸福的。

春晚

时代在变迁,很多过年时的传统习惯都成为了过去时。春晚却还在一年又一年的坚持播出。从1979年的第一届,到刚刚公布的2019年春晚阵容,至此春晚已陪伴全球华人走过整整40个年头。成为了中国年的关键节目。

眼下是流量为王的时代,春晚上的老面孔也越来越少,新一代小花占据大众视野。但赵本山老师等艺术家曾为我们带来欢声笑语的相声、小品依然在回响,越来越少的人却难再记住如今的春晚内容。

也许是以前的信息闭塞,使得老春晚变得经典;也许是现今信息太发达,导致春晚无法引起共鸣。不管如何改变,需要承认的是,春晚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不可抹去的美好记忆。

吃饺子
作为一个纯正的北方girl,过年当少不了饺子的出场。年夜饭之后,家里还会再来一场“包饺子”仪式。当然这饺子可不是大年三十就吃的,是为初一准备的。家里都称为“五更饺子”。

五更为一夜最后一更,五更里的饭才为新年第一顿饭。而饺子取“更岁交子”之意,寓意吉祥如意。故在更岁时吃饺子来寄托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。

吃“五更饺子”时还要可劲儿的说吉利话。比如,饺子吃完了,叫吃圆了;这样新年的美好祝福在来年才会发生。这一碗寄托着浓浓亲情和美好的饺子,成为新年里独特的一味。
拜大年
伴随着噼啪噼啪的鞭炮声,吃罢那碗五更饺子,爸妈便会带着去拜年。先去拜的,是爷爷奶奶以及父亲的长辈。大都是年至花甲古稀的老人家。和伯伯们聚齐后,给老人家献上饺子,喊着:“过年了,给您磕头来了!”再齐刷刷的跪一地。

再就是爷爷辈及太爷爷辈的,只要有点可查询的血缘关系的,统统都要磕头拜年。拜完之后往往还会有10块、20块的压岁钱。小时候不谙世事,觉着磕头就是一件极好玩的事,更别说还有压岁钱可拿了。一圈下来,都乐的美滋滋的。
串亲戚
这天可以收到好多压岁钱,还可以见到好多平时见不到的兄弟姐妹,这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是最开心的事情了。长大后,好像变得越发敏感。越来越不愿出门串亲戚,恐惧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。各种逼问,各种攀比......尴尬又扎心。

压岁钱
压岁钱有辟邪驱鬼,保佑平安之意。晚辈得到长辈压岁钱之后便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小时候过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拿压岁钱了吧。大姑二姑、大姨二姨纷纷在饭后掏出一大把包好的红包,一一分发给在场的孩子,手里拿着红包,心里美到不行。

那时的孩子分为两种:一种上交压岁钱的,一种自己自由支配的。而我属于第二种。但当时爸妈的条件是,半年都不会再给我零花钱,我自己要用那些钱花半年。虽如此,但心里还是兴奋的,感觉小小的自己身上有了一股莫名的使命感。大批90后已开始工作,今年的你,是收压岁钱的,还是给压岁钱的呢?
集五福
自2016年春节诞生以来,集五福活动每年过年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多年不说话的网友,突然加你支付宝,不是为了份子钱,可能只是想说一句,“在吗?有多余的福吗?”

▵今年还多了可以帮还花呗的花花卡
这不前天一大早,我司小哥哥小姐姐就沸腾了。相互讨论着都扫到了什么福。2019集五福大战正式拉起!

这是一个信息时代,祈福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。新年新元素“集五福”应运而生。过年回家扫一扫,朋友见面扫一扫;刚开始也许是冲着瓜分红包来的,但慢慢更多的也是人们对新年的另一种祝福。也许一些旧物件正在消失,但这些个新元素也不乏有趣。谁说过年没年味了,不妨今年带着爸妈一起集个福试试?

启程返航
不知不觉,就到了重新启程的日子。妈妈早早地备好了年货,一包一包地往行李箱里塞,鸡蛋、牛奶、零食、水果......各种吃的。只要你想不到的,没有妈妈准备不了的!出门在外,妈妈总是担心我们照顾不好自己,把心里的牵挂都化为行李,装了进来。
再重的行李箱,也重不过妈妈的爱。
回家时,归心似箭;离家时,万般不舍;假期的结束,也代表了一年的重新开始。带着父母深切的爱,开启2019崭新的一年。唯有努力,方能回报父母恩。
时代在变,过年的感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。上面的一些过年场景,有没有唤起你的一些回忆?在你的家乡又有什么样的过年习俗呢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~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郑州吃货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郑州吃货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